分享干货“今日花牌有挂吗”(详细辅助教程)
您好:今日花牌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小程序雀神麻将开挂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 ,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今日花牌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点击咨询客服 ,安装软件
2.在"设置DD功能DD今日花牌有挂吗"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 、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 ,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快速稳定 ,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安卓定制版,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当家教没赚钱还倒贴390元 ,直播半月工资“打水漂 ”……
学生打暑期工如何避免成为“冤大头”?
羊城晚报记者陈亮实习生黄子瑶陈子纯黄炫超
家教纠纷:付千元中介费倒贴打工
近日,广州某高校学生武某向记者报料,他通过某家教中介平台获得兼职机会,预先支付了630元“信息费” ,以获取家教信息和家长对接方式 。然而,矛盾在授课前就已埋下:中介标注的课时费为90元/小时,这一定价存在失误 ,远超家长的预期。
对此,武某毫不知情,按既定价格接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课后 ,双方因课时费问题争执不下,家长留下一句“再考虑一下”后便失联,武某预付的630元“信息费 ”打了水漂 。至此 ,武某才从平台处得知课时费标错,后续仍在处理中。中介平台在电话中承诺将退回事先收取的信息费款项,但又以事务繁忙为由不断拖延。
得到退款承诺后 ,武某再次相信该中介,又支付了高达720元的“信息费”,获得了第二个家教信息(一单一付) 。起初,辅导工作相对顺利 ,教学和课时费支付均正常。然而,在上了六节课、赚取了960元课时费后,武某便开始收到家长“孩子生日需要休息”“要回老家 ”等信息 ,对方多次推脱补课安排,后来更是杳无音信。交涉无果后,武某向中介求助 ,中介仅简单回复几句了事,随后甚至直接拉黑武某,此前承诺退回的630元也并未退款 。最终 ,经过两次家教兼职,武某非但未能赚钱补贴家用,反而亏损了390元。
为了追回款项 ,武某决定诉诸法律,并咨询律师,试图通过报案处理。但是,由于缺乏正规的书面合同作为法律依据 ,中介方在电话里口头承诺退款也并未通过录音等形式保留,武某向律师和警方提供的有效证据材料非常有限 。面对这一困境,武某最终只能无奈放弃追讨 ,将这段经历视为一次教训。
对此,羊城晚报记者咨询了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主任 、高级合伙人、一级律师林泰松。他表示,武某可提供委托中介寻找兼职以及接单失败相关微信聊天记录、录音 、款项支付记录等 ,根据证明内容组织证据,并妥善保留原始载体,避免在更换手机时丢失 ,如有条件可通过权利卫士等第三方软件固定证据。如武某系通过所谓的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而其并无合法营业执照,武某可通过12315平台或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
廉价劳力:高技术岗位变低质劳动
今年暑假 ,广州从化某高校大学生小罗在一正规求职平台看到,一家动画公司正招聘高技术岗位实习生。他凭借专业优势通过面试,却被招聘负责人告知“实习期无薪”“表现优异者可获推荐信并有机会调往上海本部”。小罗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承诺的“高技术岗位 ”截然不同——他被安排制作低质买量(即付费投放获取流量)广告小视频 。经小罗调查发现 ,该公司并无承诺的岗位空缺。小罗随即提出离职,却因“未做满一个月”未获开具实习证明。感觉受骗的小罗认为,这段实习经历毫无意义 ,还让他在心理上遭受了打击 。
求职者因平台上的虚假信息遭受损失,能否向平台索赔?林泰松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平台提供虚假信息导致求职者遭受损失的,可以向平台及发布虚假信息的单位一并主张索赔。
直播骗局:日入千元梦碎还差点赔钱
今年7月 ,记者收到广州从化某民办高校学生小林报料,其于去年6月初在招聘平台收到某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邀约 。负责人“芬达”承诺“语音主播无需露脸 ”“时间自选”“月保底3000元加礼物分成”,并出示了营业执照和企业认证及“主播 ”领取分红的聊天截图 ,还推送了数位“旗下主播”的抖音号。
小林发现,这些直播间“就二三十人,唱唱歌就有人刷礼物”,感觉与自己水平相近。对方展示的情况均在强调轻松获取高额收入的可能性 ,尤其是日收上万元的“成功案例”,让她深信“日入千元 ”并非遥不可及,仿佛自己也能复制 。
然而 ,签约后,现实与承诺天差地别。合同虽约定“单日直播满60分钟即算1个有效天”,实则被公司要求“每天直播三到四次 ,总时长9小时以上”。签约当晚,公司即以“统一培训引流 ”为由索要抖音账号及密码。
交出账号后,小林彻底丧失自主权——封面、头像、简介不得擅自更改;发布内容需经审核;其和男友拍摄的相关视频被强制删除 ,以建立“单身人设” 。工作内容也从“无需露脸”步步升级至要求露脸 、展示才艺,甚至被暗示穿着“性感一点 ”,直播时需称呼观众“哥哥”“老板” ,下播后还要上报加微信的“大哥 ”截图。
连续14天、每天超9小时的高压直播也令小林身心俱疲。更令她后怕的是,其发现公司精心包装的“成功榜样”实为骗局——一位被推荐关注的“前辈主播”发布声明澄清:“未签约任何公司,谨防受骗! ”
她向公司提出离职,公司却以“未做满30天、未达每月27天且每日9小时直播时长”为由 ,拒绝支付14天工资(仅同意结算礼物分成) 。若她主动解约,则需赔偿数千元违约金。公司提出的唯一免赔方案是:账号继续由公司“代管”,直至公司“开除”她。被“开除 ”的主播虽拿不到应得工资 ,但可免于被合同捆绑三年及赔偿高额违约金 。小林无奈选择了后者。
针对小林的案例,林泰松解释称:“抖音账号属于小林的财物范畴,用人单位不得扣留。”同时 ,劳动合同除了约定竞业限制违约金及服务期违约金之外,不能设置其他性质的违约金,该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
转发陷阱:想躺着赚钱却遭封号
近期 ,记者还收到佛山一位高中生小陈(化名)的报料,其于2023年暑假寻找兼职时,被一则“躺着赚钱”的广告吸引。对方承诺 ,只需用个人抖音账号每日转发5条指定视频,即可获得5元的日结报酬。前4天,小陈按时完成任务,收到了每日5元的微信红包 。第5天上午 ,其使用多年的抖音账号却因“传播低俗色情内容 ”被平台永久封禁,所有作品下架。
原来,其转发的视频内容虽为普通中老年相亲片段 ,但文案被要求添加了一些“擦边”的标签,并包含个人隐私信息。这种利用个人“白号”(即有正常使用记录的账号)发布平台严打内容的行为,本质是规避风控的手段——发布者深知 ,直接使用黑号或批量发布,极易被平台AI“秒封 ”。
发表评论